
再婚家庭父母的财产子女如何继承
再婚家庭父母的财产子女如何继承,现在离婚已经是非常常见的想象了,但是离婚后孩子的抚养问题很多的人都不是特别的清楚有哪些注意的事项,特别是拖欠抚养费的问题,那么以下是关于再婚家庭父母的财产子女如何继承。
再婚家庭父母的财产子女如何继承1继承法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如果没有遗嘱的,就按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原则:
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二 如何划分继承遗产比例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
《继承法》第13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这些特 ……此处隐藏641个字……一顺序继承人,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而这里所说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并不一定都是直系血亲,还可以是因姻亲关系产生的继父母子女关系,或因收养关系产生的养父母子女关系。
简单说,继子女对继父母的财产一般不享有继承权,但若形成了事实上的扶养关系,则可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
那么何为“事实上的扶养关系”呢?一般指继子女与继父母长期共同生活,继子女作为扶养人照顾年迈的继父或继母,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此时可以认为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扶养关系。
二、如何确定再婚家庭遗产分配份额?
随着离婚率的攀升,重组家庭也越来越多,在法定继承中,如何确定再婚家庭遗产分配的份额呢?
第一,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比如父亲再婚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是亲生的,一个是继子,但继子与继父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若父亲去世没有留下遗嘱,且三个孩子没有其他特殊情况,那么他们取得的遗产份额比例一般应当均等。
第二,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可以不均等。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2、如果继子女与继父母共同生活且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提供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家务劳动上给予主要协助,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继父母在经济、生活上有困难,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虽有条件和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4、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也可以协商确定继承遗产的具体份额。